硒是人體必需的14種微量元素之一,近年來,打著富硒概念的食品開始興起。在日前閉幕的全國兩會上,富硒食品也成為食品領域代表們熱議的話題,多位代表提出規范富硒食品行業的提案。
記者近期走訪市場發現,由于目前行業標準缺失,富硒食品存在著標注不明確,不統一等亂象。普通消費者對富硒產品進行辨別也無從下手,而對于其功效的認知更是無從談起。此外,還有專家直言,健康人群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無需刻意補硒。
市場現狀
1
行業去年產值
已達200億
據了解,2011年,原衛生部取消《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中硒指標,不再將硒作為食品污染物予以控制。而后,硒食品開始冒頭興起。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富硒食品中的硒多被宣稱為能抑制癌細胞生長及其DNA RNA和蛋白質合成,抑制癌基因的轉錄,干擾致癌物質的代謝,是人體微量元素中的“防癌之王”。正因如此,富硒食品深受企業熱捧。
據國家統計局所屬的國家市場調研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院《2010-2015年中國富硒農產品行業深度研究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2006年我國富硒農產品行業工業總產值為82.1億元,到2011年達到138.5億元,每年以9.3%~13.1%的速度遞增,2015年達到200億元。
2
暫缺國家級
富硒食品標準
近年來富硒產品行業得到了蓬勃發展,不久前(2月22日),南方黑芝麻宣布正式進軍富硒食品領域。相關業內人士指出,我國目前生產富硒食品的企業普遍缺乏品牌建設意識,且產品以初級農副產品居多,產品品質良莠不齊,缺少產品附加值,這都阻礙了富硒食品行業的發展壯大。
他還表示,“按國家食品安全標準,食物中硒含量達15mg/100g,就可稱為富硒,但這里面是沒有按產品區分的,比如大米、玉米就不分開,達到了含量就是富硒大米、富硒玉米”。
事實上,困擾富硒產品行業發展的主要原因便是行業標準不明確,從國家層面來說,標準制定相對粗放,地方標準也缺失。記者查閱資料獲悉,僅有湖北省《富有機硒食品硒含量要求》、陜西省《富硒食品硒含量要求》等地方標準,明確不同產品硒含量標準不同,但我國目前尚無國家級富硒食品標準。
亟待規范
1
產品標注單位不統一、硒類型難辨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富硒食品主要集中在大米、茶葉、地瓜、花生、黑蒜、蘋果、雞蛋等農產品及富硒礦泉水,廣州市場上多是富硒茶葉和富硒礦泉水。產品多標有硒含量,但標注單位不統一。
在海珠區芳村茶葉城一家富硒茶專賣店,老板介紹稱,其經營的富硒茶主要以云南普洱為主,綠茶為輔。每一批普洱的硒含量都不一樣,基本上每公斤在0.1mg~0.25mg(毫克)之間,包裝盒側面都印有質量報告表。富硒綠茶只有散裝的,玉露380元一斤,香茶120元一斤。而在越秀區先烈中路沃爾瑪超市,記者看到超市內有“精力沛”富硒麥胚芽正在售賣,顯示的硒含量為39.4ug/100g。
在廣州糧油批發市場反倒很少見富硒大米,記者走訪海珠區瑞寶糧油食雜批發市場時,很多店鋪老板告訴記者:這些概念米包裝小、價格高,批發市場一般不做這種生意。
記者轉而在富硒食品聚集較多的平臺——電商渠道上輸入“富硒”關鍵詞,搜索出近千個產品。記者發現,相對于普通食品,富硒食品價格偏貴,其中一款富硒寶寶粥米,硒含量是220~300ug(微克)/kg,八折優惠后售價依舊高達238.4元/5kg。而一款金手指板栗薯硒元素含量是23.3~30.7ppm,店服務員又稱是25ppm/kg(百萬分之二十五公斤)。店員稱,不可能全檢測,是抽樣檢測平均數值。
此外,這些產品標注并沒有標明產品是含有機硒還是無機硒。有茶企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茶葉等農副產品在加工過程中是可以添加無機硒使其硒含量達標,上述茶葉店的散裝茶葉根本沒法檢測硒含量,不是成型包裝產品,無法統一。
消費者對富硒食品無從辨別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普通消費者很難從色相味上辨別富硒食品和普通食品。包括原廣州微量微量元素研究所白云分所研究員陳柏毅在內的多位專家表示,普通產品與富硒產品從外觀上很難辨別,消費者辨別真偽富硒農產品,主要是查看檢測報告,包裝箱或標簽上標注的硒含量。
事實上,多數消費者對富硒食品并不了解,有些甚至認為富硒食品是很難消費的食物。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消費者中,市民裴先生是為數不多聽說過富硒食品的,他認為富硒食品有夸大宣傳的成分,“以自己的認識,硒是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但要不要特意去補硒,吃富硒食品能補充多少硒,這很難確定!蓖瑫r,他還表示“自己購買富硒食品要看產品口感,如果因為硒的存在而影響口感的話,是不會購買的。此外,如果口感一樣,富硒食品價格貴的話,也不會購買!
而在上文提到的在電商平臺銷售的高價富硒寶寶粥米的消費評論中,消費者反饋的多僅是米香,幾乎無人提及對硒功效的感受。
專家聲音
1
健康人群
日常無需刻意補硒
陳柏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目前市面上銷售的富硒食品都是商家在炒作概念,對消費觀做錯誤引導。陳柏毅認為,沒有必要刻意去吃富硒的產品,因為日常攝入的一些食物本身就含有硒。
陳柏毅指出,“人體內元素是有拮抗作用,大量補硒,體內與硒拮抗的其他微量元素就會很低,人體補充微量元素要平衡就不發病,但微量元素含量比值失衡就會犯病。如果人體需要補充硒元素,可以選用藥物硒!彼嵝逊Q,缺鐵性貧血患者不要單補大量的硒。硒人體攝入量是0.05~0.20mg/日,攝入硒過量會引發中毒、導致心腎臟功能障礙等。
此外,他指出并不是所有的硒對人體都是有益處的,目前硒化合物多采用有機、無機和人工合成的含硒化合物三類,“有機硒以有機形式存在生物有機體內,無機硒化合物是硒化合物在生物體內的代謝終產物,人工合成類主要以硒蛋氨酸為硒的存在形式在富硒酵母和富硒小麥中”,經過一些動物試驗發現,有機硒才適合人體吸收。
客居海外多年的科研人士呂先生則告訴記者,日本和美國禁止富硒食品概念,“那些國家只有富硒藥,并沒有富硒食品這個概念,補硒產品一定要是藥廠所生產,由國家監管!
富硒礦泉水
不利于人體飲用?
關于富硒礦泉水,陳柏毅告訴記者,富硒礦泉水屬于無機硒,不太適宜人體飲用,“富硒礦泉水倒適合種水稻,這樣種出的水稻含的硒元素或許能被人體吸收,對人體有益!标惏匾阏f,有些所謂的富硒食品,如番薯尤其是紫薯碘、鐵微量元素含量較高,而硒就少了,人體的吸收量不大。
此外,記者采訪時發現,富硒礦泉水硒含量正在被行業規范減少。飲用水行業資深人士朱先生告訴記者,礦泉水主要有偏硅酸鹽礦泉水、富硒礦泉水,他不否認硒的功效性。但他指出,現在飲用水行業對硒含量要求逐漸降低,根據礦泉水標準,硒有界限指標,含硒礦泉水類型,硒一定要大于或等于0.01mg/L,小于等于0.05ml/L,“多了有毒,少了不起作用”。但他指出,礦泉水標準年代較久遠,根據去年最新的包裝飲用水標準,硒的含量標準有減少,要少于0.01mg/L,“隨著時代進步,人們對富硒礦泉水的認識是不再強求礦泉水硒含有量,但要求硒不能過量,所有目前做硒礦泉水的企業很少。此外,富硒礦泉水的口感也不好,入口不好!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400-080-2618